京東在今天晚間發布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京東在2016年凈利潤10億人民幣,第一次實現了全年盈利。
以下是京東2016年全年業績核心數據:
凈收入:2016年全年凈收入為26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
總交易額:2016年全年交易總額(GMV)為65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
凈利潤:2016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為10億元人民幣。2015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虧損為9億元人民幣。
經營利潤:2016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為10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4%。2015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虧損為16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9%。
2016年全年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上升至0.9%,2015年為0.3%。
用戶數: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266億,較去年同期剔除拍拍網獨立用戶后的1.55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6%。
2016年Q4業績核心數據:
凈收入:第四季度凈收入為8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超華爾街預期。
交易總額:第四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20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
經營利潤率:第四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8%,去年同期為0.04%。
自營和第三方:第四季度線上自營業務交易總額同比增長46%,達到1147億元人民幣;剔除虛擬商品,第三方平臺交易總額同比增長57%,達到914億元人民幣。
第一次實現年度盈利
2016年全年,京東集團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為10億元人民幣,實現扭虧為盈,這是京東第一次實現年度盈利。2015年京東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虧損為9億元人民幣。京東在去年大虧的主要原因是對金融、O2O、國際業務等新業務的戰略性投資所造成的。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56億元,2015年全年自由現金流71億元,同比增長121%。
第四季度非GAAP凈利潤54.6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66.2億元,這是京東3個季度連續盈利。
重組京東金融,出讓控股權
除了各項業績數據,財報還披露,3月1日京東集團簽署了重組京東金融(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最終協議。
依照該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于京東金融68.6%的股份。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京東集團將獲得大約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以及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后,獲得其稅前利潤的40%。
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預計該交易將在2017年中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