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逐步深入,云計算的需求也不斷得到拓寬。在去年年底IDC的報告中曾顯示,到2020年將由大概6家廠商壟斷全球大約80%的市場份額。IDC的首席分析師Frank Gens在一次采訪中列舉了這幾家廠商的名字,分別為亞馬遜、阿里云、微軟、Google、Salesforce和IBM。
但是隨著阿里云棲大會一步步侵城掠地,甚至逐步進軍國際市場,馬化騰終于也按耐不住。今天上午在深圳舉行的騰訊“云+未來”大會上,小馬哥就親自站臺,還提出了“云是‘互聯網+’第一要素的基礎設施”來力撐騰訊云。
馬化騰的決心
這場去年還沒有多少宣傳的騰訊“云”大會,今年已經匯聚了多位大佬而引得業內側目。除了馬化騰外,廣東省副省長袁寶成、云計算領域思想家Joe Weinman、GartnerGroup高管合伙人趙光、云安全聯盟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亞太區董事總經理Aloysius Cheang、新東方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以及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亮、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也來為騰訊云捧場。這一串的頭銜集中在一起,從中就可以看出騰訊這次是想要“搞個大新聞”了。
在開場致辭中,廣東省副省長袁寶成這么說:“廣東省政府會從各種渠道為騰訊提供全方位支持,并會堅定不移地為騰訊的發展打造好云的產業生態和產業鏈。”一方面來說,身處深圳的騰訊云,從出生開始就帶有無比的地利優勢;從另一方面來說,為了給云業務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騰訊也是煞費苦心。
“采用騰訊云的解決方案,就是接受和得到了整個騰訊平臺,我們所有的平臺加起來,占據目前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50%,這是一個最強大的場景,沒有之一。”已經很久不再為騰訊旗下單個產品背書的馬化騰,一次就把整個平臺都“打包”入騰訊云的解決方案,看來是對云業務勢在必得。
騰訊云的大動作
2013年底,騰訊云正式對外開放,并同時提供企業和個人的公有云服務。
與阿里云相比,騰訊云的啟動晚了幾年,以至于如今只能眼睜睜看著阿里云獨占國內云業務的鰲頭。摩根士丹利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甚至估計,阿里云將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預估到2019財年年底,在中國市場份額達到58%。
為了迎戰阿里云鋪天蓋地的廣告,騰訊云今年也開始更加開放和高調,上半年的時候邀請了滴滴CEO滴滴CEO程維、富途證券創始人李華和斗魚CEO陳少杰為其代言,更是把廣告打到了機場上。騰訊“云+未來”峰會規模也遠超以往。
廣告和峰會只是外在的宣傳。與對手相比,騰訊最大的優勢仍在于背靠QQ和微信兩個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這個平臺為騰訊云的所有客戶打造出了一個具有強社交屬性的生態系統。
另外,騰訊云作為綜合連接服務的對外端口,已將最重要的IT資源和技術能力開放給各行業的合作伙伴。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介紹,目前騰訊云已經構建出完整的產品服務體系,更對外毫無保留的開放了計算、網絡、存儲、安全以及大數據等領域的資源服務。
此次峰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負責人邱躍鵬宣布將發布四大新品,全新升級騰訊云產品矩陣,包括大數據解決方案數智方略1.0、主機解決方案黑石2.0、直播解決方案視頻3.0、企業存儲解決方案COS4.0。邱躍鵬更指出在2016年上半年,騰訊云累計發布25項產品,產品核心聚焦于計算與網絡、存儲與CDN、數據庫、安全等領域。
在3月份公布的騰訊2015年年報中,騰訊就表示“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2016年也將進一步發力。但是在阿里云的強勢市場地位下,如何能夠進行差異化競爭、生態化運營仍是騰訊云取得突破的關鍵。
眼看著阿里一騎絕塵、騰訊奮起直追,百度也是不甘寂寞。騰訊的“云+未來”大會剛剛結束,下個星期百度也將在北京召開云計算戰略發布會。與騰訊相似的是,李彥宏也要親自為百度云站臺。看來BAT之間新的一場大戰,馬上也要開始了。